1.關于取樣檢測的情況,其實測各個單元的COD、氨氮以及總磷,并不是為了檢測而檢測,其實可以因此分析預處理以及生化處理的效率,還有就是取樣應該在污水站正常運行一個多小時后,盡量避免剛開始運行就取樣檢測。
2.關于UASB厭氧池,即使不能保證30攝氏度以上的正常范圍,但是有時候依舊可以取得不錯的COD去除效果,我覺得重要的在于控制進水量,避免大流量進水,可選擇長時間間歇進水,還有就是養料的投加一定要到位,磷肥氮肥葡萄糖面粉最好每天定點定時投加。而且,將養料稀釋攪拌后投加,效果更好。
3.接觸氧化池的污泥顏色,我覺得最好應該是黃中泛黑,因為在曝氣池里,因為掛膜厚度不同,是存在厭氧及兼性菌種的,所以,稍帶黑色的污泥顏色也應該是污泥正常生命活動的表現,這時候往往有不錯的COD去除率,>50%不成問題。而土黃色的曝氣池,COD去除效果不是很理想,但二沉池的出水很清澈,估計是土黃色的污泥沉降性比較好,而絮凝性較差,這也導致COD的處理效果不是太好。
4.鐵碳池的池底結構選擇應該避免鋼材結構,因為鋼材的耐酸腐蝕能力太差,估計一年的時間,就可以導致整個池底鋼架的瓦解,瓦解后,池底的鐵碳料、活性炭會壓壞進水管以及曝氣管,首先會極大的影響鐵炭微電解池的處理效果,還會造成鐵碳料的極大浪費,接下來的維修也有極大麻煩。所以,在清底維修的時候,一定選對好的材料,硬質塑料不錯,選對材料后,就是保證池底結構的穩定性,因為在曝氣的情況下,會比較容易造成池底結構的松散變形,有必要在池底結構完成后鐵碳料投加前,可以選擇將活性炭和鐵碳料有規則地成包壓在板上,起到固定作用。...其實,常常觀察鐵碳池的曝氣情況,就可以確定池底結構的好壞。
5.初沉池以及二沉池的六角蜂窩狀隔板在污泥上浮后留有淤泥的時候,有條件的話還是選擇清洗。
6.污泥中毒的現象其實很簡單,一是臭味,二是顏色。臭味在中毒后(不做解毒處理的情況下)會一天一天的加大,污泥顏色會變得越來越黑。一般而言,正常運行的污水站不會發生污泥中毒,發生后要盡快找到中毒源。而且,要不惜人力,對預處理的各個池子進行排水補水處理,生化處理的池子,要進行停止曝氣和污泥循環,然后,在污泥沉到池底的情況下,排水補水(自來水),排水補水完成后,然后在投加大量養料的情況下,在曝氣或者不曝氣的情況下,用自來水在池子源頭加水,進行3-5次的沖洗。待污泥顏色恢復正常,就可以間歇性進水了,時間段自己要控制好,水量循序漸進。